精神分析百鬼图
写一点关于这个新系列的想法。
先说形式。
何苦开心建立初期,我在说的就是「尝试种种与精神分析有关的媒体实验」,形式固然以视频、音频、图片、文字等作为区分,但是虚构写作未尝不是如此。想要进行的尝试还有很多,包括诗歌、音乐、漫画、游戏等,生命很长,不妨慢慢来。
这一次想要去做的是类似寓言的一种尝试。原因大约有二:第一是在一个所谓的多媒体时代,重新试图赋予文字本应具有的力量;第二是借由故事的包装,使得我们更能触及情感。科普文章总是多了一些理智化的味道,而情感才是精神分析工作的核心。
前段时间重读温尼科特,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:
Playing is doing.
玩耍是一种实践,玩耍需要时间与空间。我也希望这些故事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可以控制的喻体作为过渡客体,而透过它们,读者也能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的比喻。比喻是重要的,虽然比喻几乎总是不够精确,但是「比喻能够创造新的连结和新的逻辑,也因此建立新的认知,最后在人们心智中开拓一片新的图景」(任宁,致「泛科技播客」的听众们[1])。
「开拓一片新的图景」,无中生有,难道不正是精神分析想要进行的工作吗?
当然,我也多少有一点私心,因为公共写作让人感觉太干,想要通过一些虚构写作滋润一下自己。未来可能的其他创作同样如此。
再来说「鬼」。
精神分析颇有论「鬼」的传统,无论鼎鼎大名的《育婴室里的幽魂》,还是 Loewald 谈论的祖先与鬼魂。文献之中常常谈鬼,无论代际创伤,还是解离。此处的「鬼」当然是一种比喻。不过,精神分析的故事的确经常阴气森森的,因为它所讲述的都是那些最为早期的创伤,尤其对于新生儿来说,它们当然关乎生死。
中国人并不喜欢谈「鬼」,虽然我们早有《聊斋志异》的传统。这里的「鬼」加了引号,是因为中国人感到避讳的并不只是实在的「鬼」,而是包括种种创伤、冲突,甚至中文网络之中的荒原,似乎蒙上眼睛就能够看不见。
但是,我们必须坟墓之中穿越过来,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着的人。如果真的带来一种阅读不适,或许反而是可喜的:让那些尘封已久的东西见了光,我们才能真正开始新的生活。我常想,精神分析经常在做的就是招魂、驱鬼的事情。
虽然创作向来对我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,不过这里写作水平或许并不第一要紧,语言、结构并没有很好推敲,我更看重的是,它们都是结结实实、如假包换的精神分析比喻。
就是这样。
References
[1]
致「泛科技播客」的听众们: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e3686c374a20